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金刚头煲汤

时间:2022-12-30 20:54:41  编辑:admim

金刚头煲汤

金刚头又叫做菝葜,有部分朋友也会称之为龙爪菜、金刚藤、金刚次等等。金刚头的对人体的作用和功效主要是祛风利湿、解毒消肿等等,在饮食上也可以使用金刚头来煲汤,这样既可以尝到美味的菜肴,又可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状态,那么一起来看看金刚头煲汤有哪些做法。

金刚滕头鸡汤

材料

鸡腿,山药,姜,葱,香菇,枸杞,盐,鸡精

做法

1.鸡腿洗净切块.山药去皮切块.姜切片,葱切大段.

2.将水烧开后,放入生姜片及切块鸡腿煮滚去血水,取出鸡腿用冷水冲洗干净.

3.重新盛水,烧开,放入鸡腿煮20分钟,加入山药,香菇,枸杞,用小火煮30分钟,撒盐和鸡精调味.

什么是金刚藤头?

金刚藤头是一味中药,是百合科植物粉菝契的根茎和嫩叶,别名金刚骨、山梨儿、铁刷子、假草藤、霸王力、金巴斗、马甲、硬饭头等。一般生于山坡林下或者灌丛林内,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等地。

根茎块状,先端具硬的细根,外表灰白色带淡黄色,剖面淡红色;茎坚硬,有倒生或平生坚硬的皮刺;叶互生,革质;叶片长椭圆形至狭长椭圆形,或卵圆形;伞形花序腋生,单性,异株,花期4月;浆果球形,蓝黑色,果期7~8月。

金刚藤头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消肿、化痰止咳、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筋骨疼痛、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肺心病等。

金刚藤头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可煎汤或泡酒,外用可捣碎研磨敷在伤口上。

以上就是金刚藤头的基本资料了,相信读者们对金刚藤头都一定的认识了吧。不过,笔者提点一下,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如果患病了切忌私自用药,不要病急乱投医,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在医师的指导下服药。

中药菝葜的附方

1.治患脚积年不能行,腰脊挛痹及腹屈内紧急者。菝葜(洗净,锉之)一斛。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渍曲及煮去滓,取一斛渍饭,酿之如酒法,熟即取饮,多少任意。(《肘后方》)

2.治关节酸疼。菝葜根60g,或加中华常春藤9g。黄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风湿关节痛。菝葜、虎杖各30g,寻骨风15g,白酒750g。上药泡酒7日,每次服一酒盅(约15g),早晚各服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4.治淋证。菝葜根(盐水炒)15g,银花9g,萹蓄6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沙石淋。菝葜二两。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服毕,用地椒煎汤浴,连腰浸,须臾即通。(《圣济总录》菝葜散)

6.治血尿。菝葜根、算盘子根各30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7.治下痢赤白。金刚根和好腊茶等分。为末,白梅肉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小儿三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赤白痢乌梅甘草汤下。(《履峻岩本草》)

8.治黄疸型肝炎。菝葜根状茎、金樱子根各60g,半边莲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9.治瘰疬,痒子,流痰。金刚藤头500g,土茯苓30g,何首乌、苦荞头各15g。煎水炖五花肉服。(《重庆草药》)

10.治流火。菝葜根30-60g,牛藤根6-9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1.治大肠热毒痔疮。金刚藤头(鲜)120g,霸王鞭60g,无花果60g,刺老包24g。炖猪大肠服(放白糖,不放盐),如解便现红色,加棕树根60g。(《重庆草药》)

12.治肺脓疡。菝葜根60g,水煎服;或加鱼腥草全草15-30g,羊乳根3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3.治牛皮癣。鲜菝葜根茎60g,煎汤内服,连服20-30日。或本品60-120g,乌梅30g,甘草15g,浸24小时后煎服,每日1剂,连服40-60日。(《浙南本草新编》)

14.治小便多,滑数不禁。金刚骨为末,以好酒调三钱服之。(《儒门事亲》)

15.治消渴饮水无休。菝葜(锉、炒)、汤瓶内碱各一两,乌梅二两(并核椎碎,焙干)。上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于石器中煎至六分,稍热细呷。(《圣济总录》菝葜饮)

16.治消渴,小便数少。菝葜、土瓜根各二两半,黄芪(焙)、地骨皮、五味子各二两,人参、牡蛎(熬粉)各一两半,石膏四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煎去滓,空腹温服。(《圣济总录》菝葜饮)

17.治糖尿病。鲜菝葜根60-120g,配猪胰1具同炖服,每日1剂。(《浙南本草新编》)

18.治一切伏热,烦躁困闷。菝葜、贯众(摘碎,刮去毛)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散。每服二钱匕,水煎温服。如热渴,即冷作饮。(《圣济总录》菝葜散)

19.治吐血。菝葜根6g,地茶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0.治崩漏。菝葜根、棕榈炭各30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21.治闭经。菝葜根15-30g。水煎兑甜酒服。(《湖南药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