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有关新会崖门的诗词

时间:2023-02-22 15:24:07  编辑:admim

有关新会崖门的诗词

1.新会崖门炮台的历史资料和背后的历史故事

崖门古炮台位于新会崖门出海水道东岸的古井镇官冲村,最早设置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并形成雏形,后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正式设立兴建。崖门古炮台雄踞新会崖山,倚山面海,紧紧扼守着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崖门通往南海的进出水道。炮台呈半月城垛型,全长180多米,高约6米,上下两层共43个炮位对准海面,雄伟壮观,为广东省沿海现存最大的单体古炮台。

崖门大桥是跨越崖门水道的特大型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全长1289米,跨度668米,桥下可通航5万吨级船舶,跨度之大为目前国内同类型桥梁之最,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关于新会的战争故事

崖门古炮台

崖门古炮台最早设置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并形成雏形,后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正式设立兴建。崖门古炮台位于新会崖山,倚山面海,紧紧扼守着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崖门通往南海的进出水道。炮台呈半月城垛型,全长180多米,高约6米,上下两层共43个炮位对准海面,雄伟壮观,为广东省沿海现存最大的单体古炮台。

炮台基座及首层部分墙体以花岗巨石砌建。后山壁建有通往弹药库和兵营的地下甬道,可惜因年久失修而坍塌。首层22个炮位均配置重型铁炮。现存三门古炮为1842年佛山所铸。首层上部及二层是以沙灰夯筑而成的护墙,最厚处达2米,坚韧无比。上层炮台是城垛形,设21个炮位,配置轻型火炮。炮台中门直通崖门水道,上刻“镇崖台”花岗石刻匾额,侧壁有“炎海风清”石刻字样。崖门炮台建好后,曾多次击沉倭寇和葡寇侵扰的贼船,也曾阻击过不少企图登陆洗劫乡村的海盗。鸦片战争前夕,清两广总督林则徐派重兵驻守,令英侵略军望而却步。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游击队也曾凭借崖门炮台的险要,抗击日军的侵略。

3.新会八景的介绍

新会八景是广东新会人民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评出的八个当时最能代表新会美丽自然风光的景点,分别为圭峰叠翠、小鸟天堂、叱石松涛、公坑雀花、象山秋月、葵湖春晓、银洲塔影、崖门览胜。1新会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因此自明朝以来新会就有流传的八景,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评出八景,于是新会有“旧八景”和“新八景”。旧八景为古冈独松、象山秋月、黄云樵笛、紫水渔舟、江门晚渡、熊子归帆、崖门春浪、圭峰瀑布。1值得注意的是,现行的新会八景并没有包括所有新会的著名自然风光,例如古兜温泉和银湖湾。

4.关于旅游资源的资料(新会崖门)

呵 , 崖门 陈占标 ??崖门,在新会南端,面临南海,是西江支流与潭江汇合出海口。

口岸西有汤 瓶山、东有崖山对 峙如门, 因称崖门。 ? 到过崖门游览的人,都会享受到这里的大自然美。

呵,崖门,你确 实 瑰丽。站在高处眺望,烟波浩瀚的 南海,无际无边,水天一色;近处,山峦叠翠,夹着银洲 湖水滚滚南流,气象万千。

然而,崖门不仅以风景 著称,更重要的是以峻险取胜。在珠江三 角洲的河流水域地带中,崖门与虎门实为西部与东部的屏障。

这地 方,依山临水,踞高临下 ,易守难攻,历来被兵家视为海防咽喉之地。"远望崖门气势雄",郭沫若同志描绘 崖门形 胜的诗句,完全没有夸张。

? 呵,崖门!你以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被历史造就成为 一个举 世瞩目的宠儿。是南宋王都,是古战场, 是元宋兴亡的见证。

"凭吊先朝一涕零",多少游 人为你洒出一掬同情之泪。 ? 海水汹涌奔流,后浪推击前浪。

此刻,我的思绪,走 向历史的 深渊;我的眼底,涌现历史的画卷;我的 心扉,接收历史的回声…… ? 700年前,就在崖门 海,发生一场震古铄今的鏖战。元将张弘范、李恒率领新兴气锐蒙古军,追逐围攻从 硇洲迁 来崖山的南宋小皇帝。

宋将张世杰、丞相陆秀夫的20万宋军,为保卫赵家王朝与元兵一决死 战,战斗 就象马拉松式在崖山周围剧烈展开。最后,宋室君臣士卒被迫退至崖门海中,以船 为垒,凭舟啬死 守。

"楼 船千艘下天角,两雄相遇争夺搏",文天祥这样描写这场发生在祥兴二年(1279年) 二月初六日在崖门、浮尸十 万的海上厮杀:"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战争以 元 兵大败宋军而结束,丞相陆秀夫背负小皇帝 蹈海,南宋遂亡。

这是一页南宋覆灭的悲痛史, 在当时,也称为是一幕民族悲痛的历史,古时也称亡国史。 汉族人民历来抱着传统的民族 感情,几百年来,人们吟出多少悲壮的、憾人肺腑的诗篇?脍炙人口的,有陈献 章的"世乱 英雄终死国",清初陈恭尹的"两崖波浪至今悲",民国时莫子青的"谁挽崖门既倒澜"。

直至解放后 ,前广州市市长朱光还吟出"崖门我亦低回久"呢。在这里,民族气节得到充分 的发扬;国破家亡的呻吟得到 尽情的发挥,而爱国主义的激情将会撞击人们的心灵,爱国主 义的精神将会发扬光大!? 历史,如烟如雾。

往事,瞬即消逝。然而,历史遗迹却永远使人 追忆。

在崖门古战场千秋功罪评说中 ,"奇石"算是最好的见证。 ? "奇石",原是崖山附 近海边突出海面的两条石柱,古有"波心之石生奇绝,凌空屹立势如飞"之说,看来 是有点 夸张。

此石何以称"奇石"?也许是宋帝丙在此石附近沉海吧?其实不然。此石奇就奇在给人 利用来摆功 ,因而发生一场"抑*扬忠"的戏剧性故事。

? 原来,元朝大将张弘范为了表 彰 自己灭宋之功,竟在"奇石"上镌刻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 个大字。这一来 ,骂张弘范的人就多了。

元末明初,邑人张扌为 年仅18岁,写过一首《崖门怀古》,就有 "摩崖共说张弘范 ,把酒唯浇陆秀夫"的警句,抑*扬忠,褒贬分明。明代中叶,广东提学使赵瑶骂张弘范" 忍夺中华与外夷",是个背叛民族的卖国贼。

当御史徐瑁来游崖门,目睹奇石的张弘范的记 功字刻,立即命人 铲去,净化环境。陈献章、赵善鸣等拟另刻字于奇石,终因意见不一而未 果。

几成为一桩"悬案"。 ? "奇石"后来没有刻上字的另一个原因,是星移物换,海水涨 落发生了变化,"奇石"像个怕羞的黄花少女 不再轻易露出水面了。

解放初,我乘船运粮经 过银洲湖,问起船家"奇石"在哪里?船家告诉我:"那奇石,平 日难得见。只有农历12月2 0日下午2时,潮水退至最低的水位才能见到?口罗 !"一年之后,听说航管部门清 理河道,把"奇石"当作" 暗礁"而炸毁,十分可惜。

? 现在在官冲沙村海旁那像蒙古包似的"奇石"是代替品。只是 由于六十年代初,著名戏剧家田汉来游,书 写"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十三个字, 镌刻于石上,人们再也不会怀疑这"奇石"的真实性了。

? 崖门古战场还有很多遗迹、遗物 ,如祠、庙、亭、殿和碑刻等等,虽经历劫,尚有幸存。解放后,从 1959年开始,至今已重 建有崖山的慈元殿、大忠祠、义士祠、石门楼以及复原的十多块旧碑石刻。

此外,还 修建了 "杨太后陵"和"白鹇冢"等古迹文物。琉瓦飞檐的古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增添了崖山 的秀丽和肃穆 。

然而,在这些古迹群体当中,令人最敬仰的要算"天地正气亭"了。亭中矗 立一块竖身大石碑,内刻宋丞相 文天祥当年在崖门口舟上作的《过伶仃洋》诗句:"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把人们的思想引 到崇高的境界中去啊! ? 啊,崖门!数百 年 来,古战场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近代在海边山岩上建筑的炮台,则成为抵 御外来 入侵的骄傲象征! ? 崖门海防,宋有戌寨、明筑东、西炮台。明末清初,镇慑倭寇骚扰,发 挥很大作用。

现今的崖门炮台, 建于清嘉庆年间,历经重修,保存尚好。炮台前临大海,后 枕山丘。

环筑如城堞,呈半圆形状,极为壮观。 入口处有"镇崖台"题额,外向有"炎。

5.崖门资料

开中国历史,历代封建王朝亡国最惨的是南宋,据史传,惨到皇宫里的乐器奏乐时都会流泪,泪流干了,自碎自裂,无一完器。

南宋灭亡的遗址在新会。1279年2月,新会崖门海域发生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宋元大海战,宋军被元军打败,10多万南宋军民战死,丞相陆秀夫背负幼帝赵昺投海殉国于奇石下。

崖门海沉船千艘,浮尸10万,尸首随波起伏,惨不忍睹。崖门海战结束后,南宋君臣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永留千古,崖山镌刻着正气歌, 崖海凝聚了民族魂,崖门流传着颂扬民族气节的民间传说。

龙驻崖山1278年6月7日,张世杰、陆秀夫等一班文武官员,率十数万军队,带千余船舰,簇拥着8岁的南宋皇帝赵昺和杨太后,浩浩荡荡,从硇洲迁帝驾前往新会崖山,至23日才到达新会崖门。 传说6月23日这天,宋帝赵昺正在前往崖山的路上,突然乌云骤起,天降暴雨,所有人的衣服都被大雨淋湿了,帝昺的龙袍也淋湿了。

南宋君臣到达崖山才雨过天晴,宫女连忙把赵昺脱下的湿龙袍拿到行宫外面的山桔树上晾晒。不久,龙袍晒干了,宫女收袍时却不见了绣在龙袍上的金龙。

宫女慌忙抱着没有龙的龙袍回宫向杨太后禀告。杨太后闻知此事, 悲伤地说:“这是不祥之兆啊!”群臣无不惊异,急令宫女快去寻找金龙的去向。

宫女找到晒龙袍的山桔树,拨开树枝,只见每条树干上都缠着一条金龙。宫女又惊又喜,伸手就想把金龙捉回来。

谁知手刚触到金龙,金龙立即变成山桔树的花纹,每一条龙都是这样。宫女没办法,只好又回宫禀告杨太后。

杨太后低头哭泣,说:“金龙要留在崖山了。你就让它留下吧。”

从此,崖山一带的山桔树,每条树干上都凸显着酷似蟠龙缠绕树干的花纹,有龙头、龙须、龙爪和龙尾。这就是新会崖山的特产——蟠龙山桔。

崖山的蟠龙山桔生长成千姿百态,当地人常常挑选有特色的山桔树砍下,剥去树皮,晒干,制成具有天然特色的蟠龙烟斗、蟠龙拐杖等精致的物品。“义鸟”殉葬宋帝昺在崖山时,养有一只白鹇鸟。

这只鸟聪明过人,还会说话,一看见帝昺就跳起来,尖声叫道:“吾皇万岁!吾皇万岁!”十分可爱。宋帝昺毕竟是8岁的孩子,非常喜欢它,亲自喂养在行宫中。

不久,宋元海战打起来了,南宋小朝廷搬到一艘巨舰上。帝昺也把白鹇带到帝舰。

白鹇来到帝舰,寝食不安,两眼盈泪,见到帝昺也不叫“吾皇万岁”了,只是望着他流眼泪。帝昺看见心爱的白鹇流眼泪,很是凄凉。

一天深夜,白鹇突然开声叫道:“奇石千秋!奇石千秋!”声音低沉悲凉。帝昺惊异,心中暗想:哪里的“奇石千秋”?没去理它。

可每天夜里,到这个时候白鹇就叫两声“奇石千秋”。白鹇的异常表现,令南宋群臣预感到前途不妙。

宋元两军激战了22天,宋军被元军前后夹攻,又被元军断绝了上岸采柴草和汲淡水的路线,终于兵败如山倒。丞相陆夫被迫背负幼帝,走到那块当作缆趸的大石(崖门奇石)上投海殉国。

这时白鹇在笼中悲鸣奋跃不止,把鸟笼撞得左右摇晃。白鹇终于摇脱笼钩,与笼一起坠入海中。

白鹇为帝赴海殉葬,后人称它为“义鸟”,并在慈元庙左侧建一座白鹇冢以作纪念。清代会城举人萧燧作有白鹇诗赞曰:君子为猿鹤,小人为沙虫。

年年精卫志,填海泛西风。崖门失玺宋元大海战,宋军大败。

丞相陆秀夫担心皇帝被俘受辱,背起幼帝赵昺,带着传国玉玺,走到奇石上,纵身一跳,葬身崖海之中。宋朝玉玺从此沉落崖门海底。

但遇上刮风下雨,玉玺又会偶然露出海面。明代大儒陈白沙深感传国玉玺永沉崖海之悲哀,想用自已的爱国之心感动南海龙王,便天天到崖门海边拜祭,祈求龙王献出玉玺,归还朝廷。

他每次拜祭都读一篇很长很长的祭文,读到自己泪流满面。不久,南海龙王真的被感动了,便派一员虾将向陈白沙献玉玺。

这天,陈白沙又来拜祭龙王。他刚读完祭文,突然前面水中浮出一只很大的大龙虾,两只大钳捧着一颗光芒四射的玉玺直送到陈白沙面前。

陈白沙慌忙跪下迎接。龙虾看见陈白沙向它下跪,吓得“咚”一声跳回海中,把玉玺还给龙王,说:“启禀龙王,大儒陈白沙向我下跪,小的怎能承受如此大礼?我不敢献玉玺了。”

龙王听罢,喝道:“蠢货!气死我也!陈白沙跪的是玉玺,哪里是跪你这只大头虾?”龙王气罢沉思道:“这些虾兵蟹将又蠢又笨,只可供人送酒,不能办事,这玉玺还是由我亲自送去吧。”再说陈白沙日思夜想的玉玺得而复失,悔恨交加,唯有继续去祈求龙王。

这天他又来到海边拜祭龙王。龙王待陈白沙读完祭文后,浮出水面,双手把玉玺送到陈白沙面前。

这回陈白沙汲取了教训,不下跪了,伸手就要取玉玺。龙王见陈白沙如此无礼,不禁龙颜大怒,气得“扑通”一声跳回大海,把玉玺放回龙宫的宝箱里。

从此以后,这传国玉玺就永沉海底了。崖门奇石崖山祠西北约3公里,原本有数块巨石聚在一起,屹立于崖门内水中,最高一块巨石突出海面二三丈,称为“奇石”。

相传宋军抗元时,曾用此石为缆趸,结大船千余艘,作“一”字阵碇海中。后宋军打败,宋丞相陆秀夫背少帝投海殉国于奇石下。

据传,南宋灭亡后,张弘范磨崖大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字于奇石上。明代广东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