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和匠人匠心有关的诗词

时间:2023-02-22 15:52:48  编辑:admim

和匠人匠心有关的诗词

1.和匠心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唐代 张祜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

夜凝岚气湿,秋浸壁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右丞今已殁,遗画世间稀。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

2.《山志峡船具诗》

唐代 王周

箭飞峡中水,锯立峡中石。峡与水为隘,水与石相击。

濆为生险艰,声发甚霹雳。三老航一叶,百丈空千尺。

苍黄徒尔为,倏忽何可测。篙之小难制,戙之独有力。

猗嗟戙之为,彬彬坚且直。有如用武人,森森矗戈戟。

有如敢言士,落落吐胸臆。拯危居坦夷,济险免兢惕。

志彼哲匠心,俾其来者识。

光全在掌,云气欲生衣。以此常为玩,平生沧海机。

3.《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唐代 张祜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

夜凝岚气湿,秋浸壁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右丞今已殁,遗画世间稀。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

山光全在掌,云气欲生衣。以此常为玩,平生沧海机。

4.《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唐代 张祜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

夜凝岚气湿,秋浸壁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右丞今已殁,遗画世间稀。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

山光全在掌,云气欲生衣。以此常为玩,平生沧海机。

5.《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唐代 李隆基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6.《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宋代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2.有关匠人的诗句

《题木居士二首》(韩愈)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余。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寓意诗五首·其一》(白居易)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风吹猛焰,从根烧到枝。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

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

不如粪上英,犹有人掇之。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

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

3.有关“匠心”的诗词有哪些

1《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宋代: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

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

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

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

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鉴赏 这首词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秦少游寓京师,有贵官延饮,出宠妓碧桃侑觞,劝酒惓惓。

少游领其意,复举觞劝碧桃。贵官云:‘碧桃素不善饮。

’意不欲少游强之。碧桃曰:‘今日为学士拼了一醉!”引巨觞长饮。

少游即席赠《虞美人》词曰(略)。合座悉恨。

贵官云:‘今后永不令此姬出来!’满座大笑。”(《绿窗新话》卷上) 是否真有此“本事”,不得而知。

但它对理解此词的蕴意、寄托却颇有启发。生于非地的一支碧桃,在乱山深处孤独自开,不被人赏,那正是美人命运的象征。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首句化用唐诗人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语。

先声夺人,高雅富丽。那是只有天宫才可能有的一株碧桃啊!又况和露而种,更呈其鲜艳欲滴之娇情妍态。

如此光艳照人,自然不是凡花俗卉之胚数。词人从正、反两面对其褒扬至极。

“不是”二字颇耐人玩味。诗歌理论家们常常强调中国诗词在不用系词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就,并认为这种成就正是得益于系词的缺失。

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系词的出现,从语法角度看,它表示的只是两个词之间的等同,但当其运用于中国古典诗词之中时,它却传达出某些与这种等同相抵触的言外之意,换言之,“是”暗含了“不是”或“也许不是”,“不是”又暗含着“已经是”或“然而却是”,以其内在的歧义达到一种反讽的陈述。

“不是凡花数”越是说得斩钉截铁,越是让人感到隐含有不愿接受的现实在。事实正是如此:“乱山深处水萦回。”

一“乱”一“深”,见其托身非所、处地之荒僻。尽管依然在萦回盘旋的溪水边开得盈盈如画,“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没人欣赏没人问,美又何然?也许可以保持那份高洁与矜持,然而总是遗恨!从而表现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难耐的凄苦心境。

杜甫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陆游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意蕴与此略似,而此篇吟咏之深沉过之。

杜诗、陆词皆正面点出花之“无主”,而秦词只以“为谁开”的探询语气,将“无主”之慨妥婉出之,音情更显得低徊摇荡。 2.《昭君怨》 唐代:张文琮 戒途飞万里,回首望三秦。

忽见天山雪,还疑上苑春。 玉痕垂粉泪,罗袂拂胡尘。

为得胡中曲,还悲远嫁人。 张文琮:字不详,贝州武城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六四〇年)前后在世。好自书写,笔不释手。

贞观中,为治书侍御史。永徽初,献文皇帝颂,优制襃美。

拜户部侍郎神龙中,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韦后临朝,诏同中书门下三品。

旬日,出为绛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卒。

文琮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志及旧唐书本传)行于世。 3.《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4.有关"匠人"的诗句有哪些

1、《寓意诗五首》(唐 白居易)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风吹猛焰,从根烧到枝。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

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

不如粪上英,犹有人掇之。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

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赫赫京内史,炎炎中书郎。

昨传征拜日,恩赐颇殊常。貂冠水苍玉,紫绶黄金章。

佩服身未暖,已闻窜遐荒。亲戚不得别,吞声泣路旁。

宾客亦已散,门前雀罗张。富贵来不久,倏如瓦沟霜。

权势去尤速,瞥若石火光。不如守贫贱,贫贱可久长。

传语宦游子,且来归故乡。促织不成章,提壶但闻声。

嗟哉虫与鸟,无实有虚名。与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

何以示诚信,白水指为盟。云雨一为别,飞沉两难并。

君为得风鹏,我为失水鲸。音信日已疏,恩分日已轻。

穷通尚如此,何况死与生。乃知择交难,须有知人明。

莫将山上松,结托水上萍。翩翩两玄鸟,本是同巢燕。

分飞来几时,秋夏炎凉变。一宿蓬筚庐,一栖明光殿。

偶因衔泥处,复得重相见。彼矜杏梁贵,此嗟茅栋贱。

眼看秋社至,两处俱难恋。所托各暂时,胡为相叹羡?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

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孰谓虫至微,虫蠹无已期。

孰谓树至大,花叶有衰时。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

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岂无啄木鸟,嘴长将何为。

2、《题木居士二首》(唐 韩愈)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余。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3、《寓意诗五首·其一》(唐 白居易)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疾风吹猛焰,从根烧到枝。

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

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不如粪上英,犹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

4、《割飞二刀子歌》(唐 卢纶) 我家有翦刀,人云鬼国铁。裁罗裁绮无钝时,用来三年一股折。

南中匠人淳用钢,再令盘屈随手伤。改锻割飞二刀子,色迎霁雪锋含霜。

两条神物秋冰薄,刃淬初蟾鞘金错。越戟吴钩不足夸,斩犀切玉应怀怍。

日试曾磨汉水边,掌中恄栗声冷然。神惊魄悸却收得,刃头已吐微微烟。

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若非良工变尔形,只向裁缝委箱箧。

5、《题木居士》(唐 韩愈)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余。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6、《有木诗》(唐 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7、《送令狐绹相公》(宋 贾岛) 梁园趋戟节,海草几枯春。风水难遭便,差池未振鳞。

姓名犹语及,门馆阻何因。苦拟修文卷,重擎献匠人。

吟看青岛处,朝退赤墀晨。根爱杉栽活,枝怜雪霰新。

缀篇嗟调逸,不和揣才贫。早晚还霖雨,滂沱洗月轮。

揠苗方灭裂,成器待陶钧。困坂思回顾,迷邦辄问津。

数行望外札,绝句握中珍。是日荣游汴,当时怯往陈。

鸿舂乖汉爵,桢病卧漳滨。岳整五千仞,云惟一片身。

故山离未死,秋水宿经旬。下第能无恧,高科恐有神。

罢耕田料废,省钓岸应榛。慷慨知音在,谁能泪堕巾。

8、《匠人篇》(唐 杨维桢) 匠人久失职,秦人已开阡。谁望云阳气,木土凿由拳。

后来兴利者,开渠引淮船。吴牛拖辇石,喘月不能前。

老翁乏丁壮,捕汝在河边。投水作河妇,天子罢庸田。

9、《赋得铁马鞭》(唐 戎昱) 成器虽因匠,怀刚本自天。为怜持寸节,长拟静三边。

未入英髦用,空存铁石坚。希君剖腹取,还解抱龙泉。

10、《割飞二刀子歌》(唐 卢纶) 我家有翦刀,人云鬼国铁。裁罗裁绮无钝时,用来三年一股折。

南中匠人淳用钢,再令盘屈随手伤。改锻割飞二刀子,色迎霁雪锋含霜。

两条神物秋冰薄,刃淬初蟾鞘金错。越戟吴钩不足夸,斩犀切玉应怀怍。

日试曾磨汉水边,掌中恄栗声冷然。神惊魄悸却收得,刃头已吐微微烟。

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若非良工变尔形,只向裁缝委箱箧。

5.求一首袁枚写的诗的名字袁枚曾经写过一首诗,是和他家的匠人有关

袁枚在桂林的一段往事 1736年(乾隆元年)年仅21岁的袁枚,从家乡杭州千里迢迢来到桂林,投奔他的叔叔以寻找新的出路. 袁枚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和叔叔都在外地游幕,家中由祖母主持,一直没有固定的家产,赁屋而居,家徒四壁,日用艰难.不过袁枚在杭州却以早慧闻名,12岁就考取秀才,被视为神童,18岁由浙江巡抚程元章保送到万松书院学习.年轻的袁枚兴趣广泛,对科举制艺并不专心,结果在大考中接连败北. 于是,袁枚的祖母做主,以二两银子做路费,请人送他到江西,又借钱坐船到桂林,投奔当时正在广西巡抚金鉷幕府中的叔父袁鸿.袁鸿对穷愁潦倒的袁枚并不客气,倒是金鉷有心测试一下这个名闻遐迩的神童才子,便在巡抚衙门的八桂堂中,便命他立时做一篇《铜鼓赋》,结果袁枚援笔立成,文采飞扬,博得众人大加赞赏. 年轻的袁枚在桂林期间游览了现今七星公园内的七星岩和栖霞寺,并做诗《同金十一佩恩游栖霞寺并望桂林诸山》以记其事.诗中记述,袁枚是6月份去的七星岩,“山腰有洞五里许,秉火直入惊乌鸦”.按以前游览七星岩,都由旁边的栖霞寺僧人做准备火把并当导游带领入内,按所游览岩洞的大小分别收取不同费用,在民国期间还是如此(见田曙岚《广西旅行记》),想来袁枚当时也是由当地僧人带领前往的. 七星岩内千奇百怪的钟乳石让年轻的袁枚大为惊奇、叹为观止.“山川人物溶在一炉内”的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他想象地比喻道,那定然是古代的神仙精怪聚集在一起,“忽然刚风一吹化为石”.否则,“造化纵有千手眼,亦难一一施雕镌”.游罢下山,袁枚依然心有所念:“我本天涯万里人,愁心忽挂西斜月”. 在金鉷的巡抚衙门里住了3个月后,博学鸿词科即将开考的消息传到桂林.这本是朝廷为优待那些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长德邵的硕儒而专门开办的,但金鉷却专折保举21岁的袁枚参加,还赠送他120两银子,并遣专人护送到京师. 离开桂林时,袁枚对金鉷感激涕零.一方面,金鉷的特别推荐使他名声大振,另一方面,获得展示才华的机会也让他踌躇满志.在临别赠金鉷的《荐鸿词北上辞别桂林中丞》一诗中,他说自己是“万里投知己,千秋见伟人”,并表示自己要不负众望、知恩图报:“桂岭三秋月,长安一路尘.拜辞先洒泪,图报屡看身”. 在桂林的短短3个月期间,袁枚还和他叔叔家的仆人常宁结下友情,在送别常宁的诗中,他饱含深情地说:“知己哪须分贵贱,穷途容易感心情”.(《别常宁》) 从“穷途容易感心情”这句诗可以看出,袁枚对自己的桂林之行是百感交集的.在遭遇人生最初的挫折后,他来到桂林以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里他获得声誉并重新燃起希望,所以在诗中他要常宁等着他的好消息. 博学鸿词200多人的应考者中,袁枚年纪最轻,尽管又没能考中,但才子的名声已在京中不胫而走.结果,2年后的袁枚如愿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为他此后成为近50年的文坛盟主打下坚实的基础. 1784年,在离开桂林48年后,69岁的袁枚再度来到桂林.这次他是从广州沿水路西行,当年9月16日(农历纪年)出发,半个月后到达阳朔.此时的袁枚已是文坛领袖,名声远播,而且身体健康,据当时人描述,看起来犹如五十多岁的模样. 舟行途中,袁枚得以包揽桂林山水.他写了九首六言诗来描述眼前所见,并认为它们实际已经超过家乡的天台山和雁荡山.“碧簪照水横抽,石笋当空孤插.造成阿育天王,八万四千宝塔”.这首小诗将漓江沿岸孤拔挺秀的山峰,比喻成一座座佛塔,形象可人,又饶有禅趣. 重进入桂林,让袁枚感慨丛生.可以说,他一生的功名事业,都发端于桂林.将近50年过去,垂暮之人(袁枚听信算命人言,自认只能活到73岁)旧地重游,所看见的又是什么呢?桂林城中已无故旧,只有当年的山水依稀照人.在《重入桂林城作》中,袁枚写道:“水石无情我有情,一丘一壑皆前生”,充分表达出袁枚对桂林这个自己早年寻梦之地的诚挚感情.他仿佛又看见年轻的自己站在当年的桂林街头:“黄粱一梦谁能再,我竟来寻梦还在”. 10月8日(农历纪年),袁枚重游七星岩,这时他才知道50年前那个夏天所游览的并非岩洞的全部,而是一小段而已,于是再度做诗记之. 桂林城中心的独秀峰,因突兀险峻及古来游览、刻石者众多,成为往来桂林的人必去之地.袁枚在游览后写下一首著名的《独秀峰》,其开头两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被后世认为是描写桂林山峰特色的佳句,被广为引用.在诗里,袁枚更是从山峰的形状,想到个人的行为、观念:“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期间,袁枚还游览七星岩附近的菩陀寺,后来又攀登叠彩山,游览风洞,登高远眺. 在桂林期间,袁枚也去探访原先故人的旧宅,但人非物亦非,徒增感慨而已.他早年刚到桂林时,曾在巡抚署衙内遇见一位铁髯居士,精于方术、导气、养生之学,兼之鹤发童颜,袁枚视之为神仙,此度再往其旧居,却发现那里已变成佛寺,原先遗迹荡然无存,袁枚只得喟然:“大抵神仙多解蜕”.(《访韦铁髯钵园旧居》) 对当年不遗余力推荐自己赴京(此事当时即被载入广西府志)的原巡抚金鉷的感恩之情,一直萦绕在袁枚心中.此次他再度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