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有关过年感悟的诗词

时间:2023-02-16 13:13:02  编辑:admim

有关过年感悟的诗词

1.10首春节的古诗感想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思想感情=3分钟。

2.寓意新年的诗句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感悟: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总称为宋词。王安石此是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

的心情。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感悟:此诗是描写作者要赴长安应试那年元旦的情况。说自己年已四十尚未有功名奉禄,还在鹿门山隐居,整日跟随老农和牧童去劳动,据占卜今年气象好,都说是丰收年,暗祝自己今年去应试也该遇上好运。此诗平实亲切,时令和作为都写清楚了,好象作者的日记一般。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感悟:。

《甲午元旦》诗分两大段,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

”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甲午元旦》全诗反映出他脱离官场后心情的恬静和愉悦。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

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感悟:这首诗再现了宋时吴中地区除夕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将千年前的除夕之夜描绘出来。诗的头两句“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既写出了民间守岁的习俗,同时也把人们迎接新年时的心理状态刻画。

3.有关春节的诗词佳句

春节诗词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明]这首诗说,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

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说明]元日讲喝屠苏酒。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说明]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说明]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闲空玩耍。这首诗从侧面写出妇女过年的心情,为了年后能清闲一个月,年前却分外满碌。她们巧制首饰试做新衣,争相打扮,体现女子爱美天性。

《拜年》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迎春歌》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4.春节幸福感慨万千诗句

春节即将来临了,各家都开始忙碌起来抢购年货了,我们家也不例外。

到了商场,五花八门的年货在货架上堆成了山,各种各样的衣服很快就被抢购光了,还有许许多多物美价廉、大大小小的年货和礼物都找到了自己的新主人。爸爸妈妈们带着“小天使”们在商场里狂购,原本已看好的衣物,又被另一件吸引了过去,只要是看好的货物,马上买下,生怕货物供应不上。再看看糖果区那边,人山人海,宾客如云,糖果才刚刚摆上货架,一眨眼的功夫,所剩的寥寥无几,使得工作人员们争分夺秒的往糖果区搬东西,放东西,人们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啊。我和爸爸妈妈分工合作,忙忙地挑东西:饼干、糖果、水果、鞭炮、烟花……

“哈哈哈哈……”这是哪来的笑声?扭头望望,是蔬菜区那边传来的,走近一看,他们在那里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原来是两个阔别已久的好朋友在这里碰巧相遇了,正好叙叙旧。

终于到了除夕夜,各家各户都关门关窗,打开电视,在这暖意洋洋、温馨的家里和至亲至爱的家人们一起期待着猴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期待着春晚上那锣鼓喧天的场面、猴吟虎啸的歌声和幽默风趣的小品。此时此刻,我也和爸爸妈妈在夜深人静的厂里,边惬意地吃着狂购回来的食物,边满怀期待的等候着除夕必看的春晚。“到了,到了!到春晚了!”这句话,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喊出来的。

春晚开始了,几个CCTV的著名主持人不期而遇,各种精妙绝伦、扣人心弦的节目更是赢得了台下观众乃至全国观众如雷贯耳的掌声。

春晚还有许多让你赞不绝口的节目,但再好看的节目也比不过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当!”中国人翘首期盼的重要时刻终于到来了,顿时,一束束耀眼的光线飞上天空,“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菊花,光彩夺目。太美了!太美了!引信燃到尽头,顿时金花四射,就像五颜六色,闪着金光的鲜花,在空中绽放,整片天空如天女散花般绚丽夺目。

这钟声的敲响表示着羊年已经过去,这炫彩的烟花宣告着猴年的到来,新的一年开始了!

5.关于春节的古诗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5,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

6,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 来鹄《除夜》

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 皇甫冉《春思》

9,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0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苏轼《守岁》

11,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 叶颙《已酉新正》等。

扩展资料: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6.跟春节有关的古诗

元日

(北宋)王安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iù fú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简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前期诗作,以反映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为主。诗中多含哲理,喜用典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转向描写闲适生活,诗风追求清新淡雅。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分挂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古诗今译

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名句赏析——“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王安石此是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7.春节的诗词鉴赏

一、春节诗词鉴赏:四首。

1、《守岁》

原诗:守岁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鉴赏:《守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把就要逝去的年岁,比作游向幽壑、势不可当的长蛇,并说守岁正如想要系住它的尾巴,纯属徒劳无功。诗中又细致地描述了人们守岁的情景与心情。“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二句,用虚笔表现了诗人怀亲思弟、想要及早建立功业等心愿和对青春年华的爱惜。全诗以篇首六句的妙喻醒人耳目,后半篇则意思平常。

2、《元日》

原诗: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鉴赏:《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3、《已酉新正》

原诗:已酉新正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鉴赏:这是(明)叶颙 写的一首新年诗,以通俗简洁的诗句描绘了冬尽春来、万物更新和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辞旧迎新的愉快心情,也极有趣味.

4、《癸巳除夕偶成》

原诗: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鉴赏:《癸巳除夕偶成》是黄景仁在安徽督学朱筠作幕僚时所写的七言绝句,是除夕归乡时有感而发的诗篇。全诗用贴近生活,朴实自然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心中对现实的忧虑和感愤,让读者心为诗动,产生共鸣。

二、扩展知识:春节简介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8.有关于春节的古诗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祝你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只有雪地上留下艰辛的足迹,才会懂得活的珍贵,活的炙热。祝新的一年中你的生活美满幸福。

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美梦成真的时刻,祝你——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元旦快乐!合家幸福!在新的一年里好事多多!笑容多多!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

每年的这个时候,祝福就会象海洋涌向你,希望我的祝福象一叶轻舟,载你乘风破浪,到达成功的彼岸!新年快乐!

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新年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来年万事圆圆,送一份漂亮的礼物祝你微笑甜甜。

玫瑰是我的热情,糖果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灵魂,一并送给你--我的爱人,新年快乐!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