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有关乐平古戏台的诗词

时间:2023-02-02 12:09:13  编辑:admim

有关乐平古戏台的诗词

1.关于乐平的古戏台的作文600字的开头

乐平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该市古戏台为“中华一绝”,现存412座。她们灿若星辰,遍布全市农村各地,其中宋明各4座,清代70余座,民国时期的60余座。最早的是后港镇菱田村的皋二公戏台,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距今已有880多年的历史。古戏台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按属性分,有祠堂台、庙宇台、会馆台、宅院台和万年台;按功能分,有晴台和晴雨台;按结构分,有木质结构台、石质结构台和石木混合结构台。无论何种戏台,其造型之雄伟,气势之恢宏,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以镇桥“浒崦戏台”最为著名。乐平古戏台是熔建筑、工艺、雕塑、美术和文学于一炉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国内外罕见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众多的新闻媒体、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的普遍关注与浓厚兴趣,近年来海内外有40家新闻媒体对她作了专题报道。乐平古戏台具代表性的有:

(1)涌山昭穆堂祠堂台 涌山昭穆堂祠堂台建于明崇祯年间。三间四柱歇山式。戏台简约古朴、精致灵巧,“工艺之精细,建筑之宏伟,堪称鬼斧神工矣”。该台是我市古戏台中年代最久远的戏台之一,因而弥足珍贵。

(2)项家庄五桂堂祠堂台 项家庄五桂堂祠堂台建于清雍正庚戊八年(1730年)。重檐三翘歇山顶,三间四柱三凤楼式。戏台正面与祠堂对视,戏台背面不倚联大门,巧妙改变了明末清初祠堂戏台一律倚大门的定制,丰富了这一历史时期戏台与祠堂在格局上的审美情趣。

(3)车溪敦本堂戏台 车溪敦本堂戏台属祠堂戏台,坐落在涌山镇车溪村朱氏宗祠敦本堂内,属明清时代古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丙寅十一年(1746年)。三间四柱三凤楼式。重檐双戗歇山顶。戏台额楼层次丰厚,雕镂精细,不仅戏台隆重精美,气势恢宏,而且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功能复杂,堪称饶徽二州祠堂戏台之代表。

(4)南岸双面台 南岸双面台清隆三十八年始建为祠堂单面台,后改为双面台。三间四柱三凤楼式,重檐三翘歇山顶。该台以气势大、雕工精、装饰美,一时显赫乐平市郊。

(5)浒崦名分堂双面戏台 浒崦名分堂双面戏台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双面台,当地人称为“晴雨台”、“鸳鸯台”。晴台三间四柱三凤楼两硬山,重檐双翘歇山顶。戏台里外遍布戏台人物故事百余幅,雕镂精致,装饰豪华,放眼望去,一派金碧辉煌、美仑美奂。雨台呈敞口伸出式,悬山顶,整体气势与繁华程度虽不及晴台,但倒显几分典雅、秀美与别致。

浒崦戏台以“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著称,属乐平古戏台精品中之精品。

(6)戴村上房、中房戏台 戴村上房戏台,古瓷串脊,绿瓦盖顶,鳄鱼充顶,屋脊中央由大小褚砂古瓷坐中,四个檐角系有微风响铃,恰似正在腾飞的雄鹰,发出锐耳叮当之声,回荡全村,十分宏伟壮观。台中别出风格的精巧雕艺,金碧辉煌,麒龙顶上的飞檐让人叹为观止!中堂正中一块镀金横扁“以古为监(金监)”四个大字金光闪闪。据县史记载,此戏台名盖阳河。 戴村中房戏台,建于道光十四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戏台属砖木结构,坚固耐久,雕工独特,梁、壁、沿上都雕有戏文人物,龙凤花鸟,精工细作,技艺超凡,虽经岁月沧桑一百七十多年,大部分仍保存较好。戏台四角腾空而至,每角悬挂一个两公斤重的铜铃,风吹铃动,响声悦耳。

(7)坑口万年台 坑口万年台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后在改建中成功地将双面台变成万年台,因与浒崦戏台近乎相象,有乐平戏台“姊妹双芭”之美誉。

(8)韩家万年台 韩家万年台为民国十年(1921年)动工,越七年油台告竣。三间四柱两檐两金一楼式,硬山屋顶。戏台虽无飞檐翘角,然以其构架奇巧,雕工精细,通体施金而翘楚于乐平东南乡之一隅。

(9)观峰张家万年台 张家万年台为民国三十年代建造。五间四柱五凤楼式,重檐三翘歇山顶。戏台檐翘、阁罩依次向前推出,曲折有致,使得屋面轮廓线与额楼层次感极其丰富。

(10)横路万年台 横路万年台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956年依原样于原址翻新重建。此台品味甚高,整体造型优美典雅,结构比例缜密匀称,是万年台中不可多得之精品。

(11)南界首万年台 南界首万年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82年改建。五间四柱五楼两硬山式,重檐三翘歇山顶。屋顶层层叠叠,峥嵘嶙峋,虽采钢筋混凝土结构,却为乐平较早成功模仿大木作镶嵌雕件的万年台之代表杰作。

2.古戏台文化的诗词文章

容概要: 1. 一声古尽秋江月;万舞齐开玉树花。

2. 和风吹绿竹;清韵入朱弦。 3. 贵阳江南会馆戏台对联:花深深,柳阴阴,听隔院声歌,且凉凉去;月浅浅,风翦翦,数高城更鼓,好缓缓归。

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在古时,看戏是古人重要的文化生活。

放当今,妥妥地看电影+电视剧+音乐会的结合。在戏台上,常贴有各种妙趣横生的对联。

今天,卧榻先生陪您一起去品味这些对联,感受古人的风采,探究对联背后的深意。 一是写曲动听、舞优美。

和风吹绿竹; 清韵入朱弦。 白雪阳春都妙句; 高山流水自知音。

一声古尽秋江月; 万舞齐开玉树花。 九天韶乐飘寒月; 一曲清箫凌紫烟。

凤管似从天外落: 霓裳聊当月中看。 一曲笙歌,音如流水; 三声檀板,响过行云。

妙舞蹁跹,风月无价; 艳歌婉转,弦索齐鸣。 贵阳江南会馆戏台对联: 花深深,柳阴阴,听隔院声歌,且凉凉去; 月浅浅,风翦翦,数高城更鼓,好缓缓归。

二是就事论事搬演戏台故事,或写剧场效果。 古往今来只如此; 淡装浓抹总相宜。

谁为袖手旁观客; 我亦逢场作戏人。 三五步遍行天下; 六七人百万雄兵。

顷刻间千秋事业; 方丈地万里江山。 古今人何遽不相及; 天下事当作如是观。

顾曲小聪明,当日可怜公瑾; 击鼓大豪杰,至今犹骂曹瞒。 文就武成,金榜题名空富贵; 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假风流。

古往今来,顷刻间演过千秋世事; 天涯海角,平方地可走万里河山。 戏剧虚动干戈,一场演出六韬三略 ; 文章又加装点,半夜攻成八索九丘。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见; 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成空。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 车行步,马行步,步也行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这些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将戏台故事或演员表演作了精彩的概括,很有一番功夫。

三是借机煲心灵鸡汤,表达人生如戏的终极主题。 北京宣武区正乙祠古戏楼联,颇具代表性: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卧榻先生读大学时,同学们排话剧,便在海报中用了这副对联。 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必听戏好; 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这副对联似箴似铭,一字一棒喝,特别是下联语带双关,告诫人们不要太过分,凡事要留有余地。 中国文人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传统,碰上撰联这等事,喊不赶紧发一通议论? 南腔北调,昆曲苏簧,不外风情政绩; 周礼秦章,唐冠宋服,无非鉴古知今。

历代壮奇观,睹胜败兴衰,千古英雄收眼底; 高台共欣赏,听管弦丝竹,数声雅调拓胸襟。 羯鼓凌云,着绿兮,披红兮,自古黎园无假戏; 长虹贯日,经文也,纬武也,从来颜氏有真卿。

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 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 湘绮先生王闿运写的戏台对联: 一曲笙歌,有典谟,有训话,文中子着意看来,莫谓戏无益; 满堂面目,曰喜怒,曰哀惧,尔小生传神做出,总要人称奇。

这些对联形象地概括了舞台演戏和实际生活的关系,揭示出戏剧的社会性。卧榻先生想起电影《霸王别姬》所揭示的一个主题: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其实,古人早已领会到这一点。接下来,卧榻先生(公众号:卧榻先生说诗词)将细品几副戏台对联,和大家感悟其中的绝代风华。

请静待下回分解。

3.乐平古戏台说明文600字

在上一年,

我们整个六年级都去参

观了xx博物馆,经过几十分钟后,我们终于到了盼望已久的博物馆。 踏

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立体画面:两只大象中

间有一个人无比的壮观。接着,我们继续往里面去,看到了这几个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心想:里面全都是古代历史的东西吧?是不是都是价值连城的?都是珍宝?带着好奇的心情

我们大家进入了

第一个展厅。 第一个展厅,那里面主要是关于旧时期的东西。在那里,让我第一眼看到的

就是中最具代表的器物,那就是彩陶双连壶,他是由两个壶组成的一个壶,外观色彩丰富。然后,我们随着大部队进入

了第二个展厅。 第二个展厅,那里主要是商代的青铜器,那里有两个东西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那就是兽面纹铜圆鼎和兽面乳钉纹铜鼎,为什么

他们可以让我久久不等忘怀呢?那是因为它们的个头巨大无比,是在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最大的两件了。 而

第三个展厅大多是西周时候的青铜器,但是那里的甲骨文让我知道了不少的知识,甲骨文,

指龟甲和兽甲。刻或写在甲骨上的文字。 到了第四个展厅,也就是春秋时期,这时候的物品就已经比较精

美了,刚进入大门,有的同学就说,哇塞!你看着武器,多么壮观呐!

于是,我就飞快的跑到那里,一看,是春秋时期的兵器,棍子是由木头制成的,尖器是由铁制成的,无比的

锋利。 第五展厅,也就是二楼,我看到了三种东西,让我记忆深刻,第一是石辟邪,它的外表像是石狮子,传说有的能力

第二个是“透光镜”是一种特殊的青铜镜,正面凸,可以照人,只要

有光照射在镜面时,镜面的反射投影像。第三个就是金缕玉衣了,由一片片玉所构成的,用金丝穿起,

4.乐平市从古到今发生过哪些大事

乐平历史悠久、人文昌达。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始设县治,因“南临乐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1992年9月 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江西省计划单列市。全市共有国土面积1973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1个大型水库管理局;城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全市总人口80万人。

千百年来,悠悠乐安水孕育了乐平灿烂的史前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宝贵的革命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尤以“洪公气节,马氏文章”著称于世。这里诞生了与《通志》、《通典》合称“三通”的《文献通考》这部流芳千古的巨大史书,以及毛泽东同志一生珍爱的《容斋随笔》这一垂范后世的历史佳作;源发了得到周恩来同志以“美、秀、娇、甜”高度评价的赣剧饶河戏;保留了 400余座融建筑、雕塑、工艺、绘画、文学于一体被称为“中华一绝”的古戏台;培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位左右一品相,五位状元、榜眼和探花,三百多位进士郎”;记载了方志敏、红十军等革命先辈留下的光辉足迹。

乐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这里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区域,人口众多,市场发达,商贸繁荣,物流便捷,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境内现有206国道和乐上、乐弋、田乐线3条省道与外界相连,南与鹰潭相距只有几十公里,北离景德镇机场只有40公里,景鹰高速途经我市并开设互通立交。

乐平环境优美,风光旖旎。这里有蓝浸绿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翠平湖”、鬼斧神工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洪岩仙境”、稀世奇幻绝景“泪滩双月”、巧夺天工的“文山石林”、避暑胜地“历居寺”以及饶派风格古民居建筑群等一批特色自然人文景观。

乐平资源丰赡,物产富饶。这里是全国四大产锰基地和江西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亚洲最大的膨润土储藏地、江西省唯一的海泡石产地,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江西重点产棉区、全国优良猪种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之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