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与年味有关的诗词

时间:2023-02-17 16:08:40  编辑:admim

与年味有关的诗词

1.关于过年的诗词

元宵节诗词选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过年的诗词歌赋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2.关于大年初一的诗句

关于大年初一的诗句有很多,一下我列出几个比较有名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朱应登

风俗岂不美,羇人自鲜懽。独持万里酒,强对五辛盘。

生意已潜颖,江山倏改观。无欣彼穠日,不复念枯残。

元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关于春节的诗歌

真不想 辞去旧岁 可又 渴望着新年 于是 我 下了一场雪, 是那样晶莹. 它无造作, 又无繁杂. 它带给人总是一丝欢乐. 我, 愿象一朵雪花, 又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我只是一朵晶莹的雪花么? 不,我是百花的温床小草的棉被. 飘飘扬扬洒下大地的时候, 已冰封了满怀的热情. 冷冷的躯体只想消灭世上的害虫 还大地一片洁净! 当第一缕春风吹来 当活泼泼的生命从我怀中苏醒掘起 我含着晶莹的泪滴 悄然离去--- 夜晚十点的背景 缀满了补丁 红红绿绿的广告牌 覆盖着城市的脸 浓浓的咖啡流了一地 九路车挤满了小偷 他们梦里的新娘 像你一样漂亮又浪漫 雪已经下了很久 梅花还未开放 向前看,向后看 圣诞老人已经回家 新年的钟声 正在沿街徘徊 等你祝福新年 ----------参考资料:中华诗词论坛 迎春贺辞——春节朗诵诗 一元又始,万物复苏, 春节是美好的日子, 是我们的传统佳节, 人们在门旁贴着大红的对联: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和对幸福的向往。

然而因着这个世界有罪, 春天不能永驻, 幸福也属罕见, 几千年来不少人, 在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真理却似乎离人很远。 多么令人困惑, 多么令人焦虑 谎言猖狂,暴力嚣张, 人间难得真诚在! 没有真怎能有善与美, 没有真就没有爱与义! 人们吃喝嫁娶,生老病死, 匆匆过去,虚度光阴, 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席, 世上没有不凋的花朵, 天老地荒,天地都会废去, 惟有主的道,永远长存。

诸位父老长辈,弟兄姐妹, 初听福音的来宾朋友, 请切切把主的道永记心间, 这道是真道、善道、永生之道。 在这新春来临之际, 愿僵化冷硬的境况过去, 让属灵的春风吹进我们的心园, 爱花盛开朵朵蒙主喜爱。

“因为冬天已往,雨水止住过去了。 地上的百花开放,百鸟鸣叫的 时候已经来到,斑鸠的声音 在我们境内也听见了……” 让我们想起力所能及的奉献, 把自己的青春才华都献给主, 传扬福音领人归主, 使我们的佳美脚踪所到之处, 都带来繁荣、生机、同心复兴! “亲爱的兄弟啊,我愿你凡事兴盛, 身体健壮,正如你灵魂兴盛一样。”

这也是我们衷心的祝福, 最美好的祈愿。 乡村的田埂上 童年从冬眠中探出脑袋 好奇地,泛着麦苗样的青绿 蓝蓝的天上,大雁们唧唧喳喳,衔来了 第一棵油菜花的种子,饱满得象青春的乳房 鞭炮在远方的村子里沸腾 象成年的炊烟弄的大家迷迷糊糊 一个少女穿着大红棉袄,在我眼前晃荡 小学的语文老师在忙着写对联,写着我们 脸上一年的希望,以及花花绿绿的往事如烟 我在祖父的坟前叩头 叩下满地的无言地悲伤 我身边的姑娘已经长大成人 象山脚下那棵亭亭玉立的杨柳 我把我的爱情撒在祖父的灵前 这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她将伴随我最后走向这里 鞭炮还在响个不停 这样的情景让母亲流下眼泪 她响起了那个出嫁的早晨,莫名其妙地 跟在羞羞答答的父亲身后,走进我们家乡 那个时辰我们还是春天的一个希望,没有知觉 可是,母亲说,那天的歌声很美,象我后来出生时候 伴随着黎明曙光里那震天动地的哭声,那时,鞭炮突然爆发 长长的河堤上残雪融化了 化成丝丝绵软的春风,四处游走 几个女人在洗衣服,洗出乱七八糟的年味 我在河边看着河水发呆,水里的年华都在脸上 其实,故乡就是春节的鞭炮 脆弱的游子,一直在远方倾听 在这个被腊月熏红的季节 我忽然想起那些压在书房的车票 他们已经堆积成 一年一度的思念 和忧伤。

4.请你分别收集三首与春节元宵节有关的古诗词并就其中一

元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宵节: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赏析】

此诗是苏味道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元宵节最好的作品之一,它对后代诗歌创作有较大影响,大约作于唐神龙元年(705).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长安元年(701).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这天夜里,各地都举办社火,十分热闹,而皇上住地京城更是如此.唐刘肃《大唐新语·文章类》:“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文士皆贼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二人为绝唱.”

第一句写灯,把灯比作“火树”和“银花”,就有了灯的富丽和多彩,表现出灯的全部辉煌.第二句写观灯的环境,既有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政治环境,即元宵佳节特许放宽禁区后市民可以信步漫游所带来的喜悦氛围.第三四句总写观灯盛况,抒发骑马逐月的欢乐情怀.第五六句细写游人盛景,歌舞妓们艳丽华美,杂于各色人之间,踏着“梅花落”曲子,唱着愉快的歌,把观灯之乐推向高潮.最后两句用“金吾不禁”和“玉漏莫催”来表达人们让欢乐继续下去的心愿,有力地烘托出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初唐繁荣,让人感到兴犹未尽,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效果.此诗对仗工稳,前后照应,结构紧密,可称得上初唐五律的典范.作品以其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昭示着后世诗人,促进了五言律诗的成熟.“火树银花”一词亦成为描写节日之夜的特用成语.

追问:

赏析能简单些吗?

5.关于春节的俗语,对联,诗句

春节的俗语

1.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友(春联),

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2.

腊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数落: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倒有,

三十晚上坐一宿。

初一的饺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那年味多浓啊

3.

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晚上坐一宿,

大年初一街上走。

春节的对联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春节的诗句:

关于春节的古诗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

《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6.和文化有关的诗句

1. 描述人: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 描述朝代文化: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柳如是《岳武穆祠》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4、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6、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春节有关的诗词,童谣,文章

春节诗词选集/view.asp?id=25947 春节诗词 水调歌头 辛弃疾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豗,行答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竟何似,只与少年同。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 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凤城新年词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春节话童谣 在老北京,过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

一首首一段段的童谣伴著孩子们稚嫩的童音,清脆地走进千家万户,在深深的胡同里,在古老的四合院久久荡漾。 一进腊月便有了年味儿,孩子们都盼望著过年,特别是家庭困苦的孩子,平时穿不上新衣裳,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可是到了过年的时候,父亲母亲就是再苦再累,也要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吃的喝的,做上件新衣服。

那时候,只要一喝上腊八粥,离年就不远了。于是,孩子们便唱起了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因为大年初一、初二家家户户的人们都要出去拜年,所以这时候满街都是人来人往的。这首童谣,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人们忙忙碌碌过大年的整个习俗,多少年来一直在北京广泛流传。

逗……逗……乞逗乞逗强; 年糕蘸白糖,枣儿栗子大海棠。 要过年了,大人们都要上街去买年货,小孩子们则跟在大人后头要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的的东西。

那时候,街上卖各种风味小吃和水果的特别多,卖主把年糕摊在案子上,买多少,用刀现切,然后再放上一勺白糖,小孩子们就蘸著糖吃。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孩子们又说道: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祭灶是过年时的旧俗,一祭完灶,离年就更近了。这时候,孩子们不仅可以吃到关东糖,还可以上街去买各种各样的鞭炮。

到了三十晚上,穿上新衣,点上灯笼,可以尽情地玩耍。放过了鞭炮之后,子夜时分吃过了饺子,就要给长辈磕头拜年了,童谣里说道: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这时候,孩子们都变得很乖,一个挨一个地给老人们磕头。

老人们则笑容满面地看著自己的孙子、孙女,每个要发给一个小红包,以求孩子们平安吉祥,这红包里装的便是压岁钱。 过去的时候,孩子们说童谣,常常是即兴加词儿,也许有的是念走了音,有的是为了念起来上嘴儿,所以,有时一首童谣竟有好几种版本。

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就这么说著、唱著,长大成人,走出了四合院,走出了胡同。现在的孩子们几乎天天都在过年,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比起过去不知要好多少倍。

然而,老北京的风情却依然如故,完好地保留在一首又一首的童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