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有关平阳文旦的诗词

时间:2023-02-22 16:08:48  编辑:admim

有关平阳文旦的诗词

1.跟柚子相关的诗句

(转帖)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先秦-诗经【大东】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楚辞-七谏【初放】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楚辞-七谏【自悲】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

-----------汉无名氏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唐杜甫【禹庙】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边一望楚天长。

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

思随流水去茫茫。

兰红波碧忆潇湘。

-----------唐五代-孙光宪【浣溪沙】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唐-王昌龄【送魏二】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唐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秋日湘阴道中

山对面蓝堆翠岫,

草齐腰绿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

濯雨蒹葭秀,

隔沧波隐隐江楼。

点破潇湘万顷秋,

是几叶儿传黄败柳。

------------元-赵善庆【沉醉东风】

2.描写文旦的句子

文旦是我最喜欢吃的水果之一,我们家院子里也有一棵文旦树。

那棵树并不高,也不是直着生长,他的枝条众多。叶子分两部分,上面小,下面大,有时还会散发出一阵阵香味。

春天到了,树上长出朵朵白色的小花,一阵微风吹来,香极了。秋天到了,我家的文旦树上结了一个个皮球大小的文旦。

文旦的外面有一层绿色的皮,文旦有大有小,最小的话有我的头这么大,最大的话有足球、皮球这么大。文旦的重量最重的话有五到六斤,最轻的话也有一到三斤。

皮的外面有一颗颗凸起的东西,如果是又细又密的话,说明文旦甜,如果文旦重的话,说明文旦好吃。把文旦皮掐一掐会有一种油腻腻的汁出来,这个汁特别香。

如果房间臭的话,可以拿文旦皮驱除异味,有可能把文旦皮放在火旁边烤一烤,再放在房间里,那会更香得一点。如果把文旦的皮切成两瓣,有一些小朋友会把文旦皮拿去当帽子,还有一些小朋友会把文旦皮拿去刻上眼睛,嘴巴和鼻子,再拿去当面具。

把文旦外面这层绿色的皮刮了以后,里面还会有一层白色的皮,有一厘米左右,而且皮也是软软的,可以保护果肉,把文旦放在地上摔一摔也没事。文旦的最里面,一瓣一瓣的果肉围在一起,大约有十三瓣左右果肉,每瓣果肉都是中间粗,两头细,果肉是酸酸甜甜的。

每个果肉中间有一层皮,是白色略微透明的。

3.林升的诗词有什么

林升,字梦屏,平阳(今属浙江)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孝宗淳熙时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只要粗识汉字的老人,大概都读过《千家诗》.如果对古典诗词感兴趣,一定会记得千家诗所选的宋·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因为这首诗风格明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千古名篇广为传诵.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此诗,并注明作者是“平阳人”.据民国《平阳县志》、《西湖志》等地方文献载,林升大约生活在南宋绍兴至淳熙之间,善诗文.他既然是平阳人,到底是今日的平阳哪里人?日前,因受托编写平阳·苍南姓氏通览文化稿,我对这首名诗的作者进行了查考.查阅今日的平阳、苍南两县的林氏谱牒,据平阳八丈《林氏宗谱》(今日苍南县灵溪镇百丈村,谱系清乾隆辛亥年[1791]编修)载:“林升,字云友,梦屏,葬西程山,娶渡龙(今苍南灵溪镇)杨氏,生雄、熙.”林升系灵溪厦林迁始祖林时鸣四世孙.两宋绍兴前后儒士,谱中未注明其有无获取功名.而其子林雄,谱载为“宋绍兴廿七年(1157)武进士授承议大夫……娶钱仓时氏,生一子方大,娶游岐张氏,合葬小亭(今灵溪浦亭)”;林升孙即林方大,字正荣,宋景定三年(1262)武进士.再以林升为中心上溯:父仲美;祖清;曾祖时鸣;高祖岐;曾高祖萼九;曾高祖萼九兄芸八.芸八和萼九均系由福建长溪(今霞浦)赤岸迁至横阳亲仁乡荪湖里(今苍南繁枝林坳)的林嵩的嫡孙,林嵩是横阳林氏(包括今日平阳、苍南和泰顺林姓)的始迁祖,唐末大顺元年(890),由闽迁浙之横阳荪湖,唐元符进士,金州刺史,礼部尚书,现在平阳、苍南、泰顺三县直系嫡传约十万之众.至此,我认为可以得出结论:《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系今日苍南县人,即原平阳县荪湖里人.行文至此,不得不提到本地报纸和全国发行的《文学遗产》上曾刊文认为:林升系平阳人,并与南宋著名学者叶适的《水心文集》第六集第十二卷的一篇短文《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扯到一起,认定“林升卿”即林升.并说“叶称其为‘卿’,可见是叶的长辈或年长的朋友”等云云.那么,“林升卿”是谁呢?据乾隆年间当地林谱载,林升卿系晚林升三代的另外一个人,但也是林升房族里的同祖晚辈.升卿父三兄弟,与林升卿同辈的有亮卿、清卿、允卿、春卿、淳卿共6位“卿”.叶适是永嘉(今温州)人,南宋淳熙五年进士,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哲学、史学、政论及文学方面都很有成就,现不妨花些笔墨抄录其《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全文:林君好学有文,贫不能葬其父,属余为之言.余谢以母丧犹在殡,方图葬未克,不忍言也.林君乃言:“吾先人葬大父时,乡先生林英伯为谋于江南故人叔材,亦得治墓葬.”不以为嫌,今其无可辞,余闻而伤之.士贫累世,命也.若死不得葬,乞于人而后葬,此贫之不可讳之极也,亦可以继世为之乎?何子遇之深也!虽然不可以讳此名而使其亲不得葬也,其往告之,当有见哀者.据查,现存的《叶适集》中既未有称前辈为“卿”,又无习惯称晚辈为“卿”.那么何以会称林升为“林升卿”呢?这显然是武断的 “后学”们给这位博学的老前辈“校正”时套上去的.如果叶适老先生地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