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和教养有关的古诗词三字经

时间:2023-02-18 01:17:29  编辑:admim

和教养有关的古诗词三字经

1.关于教养的古诗词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

解读: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自:《诗经·大雅·抑》

解读:原指他人以桃赠我,我以李回之。后喻朋友之间礼尚往来或相互赠答,常用此语。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自:《国语·周语下》

解读:学习好的东西,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困难,学习坏的就像山崩一样容易。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其容易。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

解读:自己不愿为之事,何苦为难别人?善待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尊重别人,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

解读: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2.关于修养的古诗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言必信,行必果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古诗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4.关于三字经的古诗

全文作者:王应麟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始终。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

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

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

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

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

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

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

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

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

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

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

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

举神童,作正字。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晏虽幼,身已仕。

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

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5.关于修养的古诗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88、尔曹身与名。

6.三字经的诗词

三字经

宋朝 · 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