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和玉玺有关的诗词

时间:2023-02-02 11:31:17  编辑:admim

和玉玺有关的诗词

1.带有玺字的诗句

1、刻玺於北方魏晋曹操 《蒿里行》2、连玺耀前庭魏晋左思 《咏史》3、玺书傍问俗唐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4、剑玺传无穷唐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5、璧充传国玺唐元稹 《谕宝二首》6、皇皇降玺书唐高适 《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7、黄霸玺书增唐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8、玺书下宋袁去华 《水调歌头·笔阵万人敌》9、闻道玺书频下宋张孝祥 《水调歌头·猩鬼啸篁竹》10、祗恐玺书即下宋卢炳 《水调歌头·华亭新伟观》11、已闻赐玺宋郭应祥 《柳梢青·合浦名邦》12、玺书褒异宋李廷忠 《感皇恩·昨夜一星明》13、玺书未报人相谓宋魏了翁 《贺新郎·家住峨山趾》14、日边褒玺已到宋戴翼 《水调歌头·渤海卖刀剑》15、闻道玺书将下宋祖吴 《水调歌头·佳丽东阳境》16、新拜玺书增秩宋李昴英 《念奴娇·瑶池高会》17、看玺书飞到宋无名氏 《醉蓬莱·看梅腮妆腊》18、英隽玺诏促徵还宋徐明仲 《水调歌头·迟日笼晴昼》19、吾君感悟玺书下唐白居易 《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20、当涂佩国玺唐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21、剑玺苔文积唐舒元舆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22、国玺几危皇后身唐韩偓 《八月六日作四首》23、青象不将传国玺元王冕 《即事 其一》24、玺绶何累缞魏晋曹植 《圣皇篇》25、仰齿金玺魏晋曹植 《责躬》26、一日玺书行海寓宋陆游 《护国天王院故神霄玉清万寿宫也废圮略尽而规》27、砚传百岁玺阙角宋陆游 《杂兴》28、玺剑先传南北朝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 二》29、赤凤来衔玺南北朝庾信 《道士步虚词 六》30、万里南来送玺书元杨维桢 《送谢太守》31、玺书增宠果徵黄宋陈棣 《送郑舜举赴阙》32、东州拜玺书宋陈造 《和陶渊明二十首》33、奉玺相真曾浴日宋刘克庄 《耄志十首》34、小瓢如玺犹慵佩宋刘克庄 《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35、朝扶皇帝玺宋王迈 《读庆元党人家乘蜀》36、有玺节金隋佚名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37、炎灵遗剑玺南北朝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38、稳玺尤话宋张耒 《春日杂书八首》39、坐看诏玺天边来宋周麟之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40、奉玺前拜天子妇元杨维桢 《三使相》。

2.有什么关于玉的诗句

1.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2.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3.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5.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6.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7.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8.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

9.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10.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11.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12.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13.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14.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15.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16.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1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18.玉壶冰莹兽炉灰。

人起绣帘开。19.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20. 古有和氏壁连成,今有泰山玉振声。

3.求词语或诗句中带有“玺”的成语

血玺金刀 乘舆六玺 焚符破玺皇帝宝玺若从秦始皇“乘舆六玺”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历朝因之,宝玺数目多少不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各朝代的皇帝宝玺存世者已经寥寥无几,唯其明清两朝的帝玺有较多的遗存,特别是清代皇帝宝玺较完整地保存下来,除少数因战乱散失民间和海外,绝大部分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些宝玺都是皇帝的御用之物,制作时多由皇帝下旨,由内府各作御用工匠完成,一般要经过选料、雕钮、选择印文、书篆、呈皇帝御览、修改、刻制、磨光、进呈等程序,要求严格,做工精细,极具皇家雍容华贵之特色。其质地包括玉(白玉、青玉、碧玉、翡翠等)、石(包括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木(包括檀楠木、竹根等)、骨(包括象牙、驼骨等)、金属(包括金、银、铜等)等,几乎囊括了能够制作印章的所有材料。

其种类繁多,包括代表封建国家和皇权,发布皇帝谕旨所用的“国宝”;在帝后御笔书画或宫中收藏经过皇帝御览欣赏过的前人书画作品或内府收藏的古今善本图籍上钤盖的“鉴藏玺”,最能反映帝后思想情趣、内心感受的“闲章”以及“宫殿玺”等。 紫禁城不仅是帝后的起居之所、朝政重地,同时还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典藏的宝库。

尤其是其中所藏的中国历代书画作品和图书,堪称首屈一指。皇帝们在研习鉴赏之余,常常要在这些作品上钤盖收藏印记,累朝叠加,有的竟多达几十方,成为宫藏书画图书的一大特点。

与之相对应,皇帝宝玺中便出现大量的鉴藏玺。 清代皇帝的鉴藏玺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宫中某些殿宇,多存放有古代图书或字画,凡这些殿宇的收藏,都要钤盖该殿宇的鉴藏玺。

如“乾清宫鉴藏玺”、“养心殿鉴藏玺”、“乐寿堂鉴藏玺”、“御书房鉴藏玺”、“无逸斋精鉴玺”及“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等,同时还要钤盖皇帝的“御赏”“御览”玺;一种是清代皇帝对古代艺术品的整理都十分重视,曾钦定、编纂、刊刻了大量有关古代艺术品的著录书目。 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等。

经著录的作品,如善本书籍、书画碑拓,也都在其上钤盖相应的印玺,如“石渠宝笈”、“宝笈重编”、“石渠宝笈所藏”、“秘殿珠林”、“珠林继鉴”等,作为著录的标志;另一种是清朝皇帝撷取内府藏书的精华部分,别贮一地,成为大型丛书,冠以总名。 凡收入的书籍,则钤用以丛书名称为印文的印玺。

如“天禄琳琅”、“天禄继鉴”、“摛藻堂全书粹要宝”、“味腴书室全书粹要宝”等;再有一种就是皇帝自己的御笔书画,往往钤盖“御笔”“宸翰”类玺,并根据御书内容选择与之相配的其他它小玺。像这样的鉴藏玺几乎清代每位皇帝继位后都有制作。

乾隆是制作鉴藏玺最多的皇帝,其一生共刻治玺印1800余方,钤用于古今书画之上的也有千方之多,是在书画作品和图书上留存印迹最多的皇帝。通过这些鉴藏玺,可以使我们了解清宫收藏尤其是书画作品的著录、流传情况。

刻宫殿、楼阁、馆院等室名于印上,是为室名印,相传始于唐代宰相李泌的“端居室”玉印。 后来士人纷纷仿效,到宋代时这一风气已相当普遍。

清代诸帝之宫殿玺即为这类印章的遗续,是清代帝后宝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皇帝的殿名玺与有清一代的土木之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

顺治朝处于满族入关伊始,其注意力集中于调整民族关系,巩固满族政权方面,很少大规模的土木建设,故而殿名玺显得凤毛麟角,至今所见者只有“体元斋玺”一种;而康熙帝在满汉民族的融合,发展文化方面成效卓著,故而他仅有的几种殿名玺中的宫殿多与其文化活动息息相关。 如“渊鉴斋”则有以之命名的《渊鉴斋古文》《渊鉴类函》《渊鉴斋法帖》《渊鉴斋摹古宝类》等书籍。

“佩文斋”则有以之命名的《佩文韵府》《佩文斋书画谱》《佩文斋咏物诗选》《佩文斋广群芳谱》等书籍。“懋勤殿”不但是储存御用文房用品之处,同时还以之命名了一部书帖即《懋勤殿法帖》。

这些都是康熙朝十分重要的文化成果;而雍正帝的殿名玺除皇宫内几处他经常活动场所之外,大部分都集中于圆明园,可知这一时期正是圆明园建设的重要时期;乾隆朝则是整个清代宫殿园林建设的高峰期,是时北京的建设大规模展开,京城内外的许多名胜古迹、园林景观,不是在这时始建,就是在这时扩充或修缮。 与之相对应,包括大内及三海、三山、五园在内的主要景点及建筑的殿名玺都在乾隆的宝玺中出现了。

嘉庆以后,国力日衰,土木兴建也越来越少,故而皇帝的宫殿玺也呈现出这样一种减少的趋势。 宫殿玺同样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有关宫殿建筑的诸多信息。

其一,表现建筑之功用。如“味腴书室全书荟要宝”、“摛藻堂全书荟要宝”等,味腴书室和摛藻堂是专门贮存《四库全书荟要》的地方,故有是玺之制。

其二,表明帝后在宫殿中的活动。如“渊鉴挥毫”形象地展现出康熙帝在渊鉴斋泼墨染翰的场景。

其三,宫殿玺中有一类组合玺,一般三方一组,三玺的质地、钮制相同,其中一方为宫殿玺,另两方则为诗句成语玺,用以说明殿名玺中殿名的含义及来历,从中不难得知其宫殿取名的初衷。 总之,故宫所藏皇帝宝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

4.带“玺”字的诗句有哪些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玺书召幕牧,名在列岳仙。

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

玉玺终无虑,金縢意不开。

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

一朝让宝位,剑玺传无穷。

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神仙不可求,剑玺苔文积。

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

荆山有美玉,含华尚炳烂。

堪为圣君玺,堪为圣君案。

璧充传国玺,圭用祈太折。

苍黄传国玺,违远属车尘。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玺书傍问俗,旌节近推贤。

肃肃领旧藩,皇皇降玺书。

珥笔金华殿,三朝玉玺书。

玺:始秦朝,是皇帝专用的印章,称玉玺、传国玺、传国玉玺。

玺是皇权的象征,例如玺根据不同形态也分为:戒玺(皇戒)、权玺(权杖),国玺(御印),令玺(金牌)等。

《续新解》云:“玺,黄罗伞下、盖皇帝”。意即:“皇帝在黄罗伞下统治天下,风雨无阻”。

5.带有玺字的诗句

1、刻玺於北方 魏晋 曹操 《蒿里行》2、连玺耀前庭 魏晋 左思 《咏史》3、玺书傍问俗 唐 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4、剑玺传无穷 唐 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5、璧充传国玺 唐 元稹 《谕宝二首》6、皇皇降玺书 唐 高适 《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7、黄霸玺书增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8、玺书下 宋 袁去华 《水调歌头·笔阵万人敌》9、闻道玺书频下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猩鬼啸篁竹》10、祗恐玺书即下 宋 卢炳 《水调歌头·华亭新伟观》11、已闻赐玺 宋 郭应祥 《柳梢青·合浦名邦》12、玺书褒异 宋 李廷忠 《感皇恩·昨夜一星明》13、玺书未报人相谓 宋 魏了翁 《贺新郎·家住峨山趾》14、日边褒玺已到 宋 戴翼 《水调歌头·渤海卖刀剑》15、闻道玺书将下 宋 祖吴 《水调歌头·佳丽东阳境》16、新拜玺书增秩 宋 李昴英 《念奴娇·瑶池高会》17、看玺书飞到 宋 无名氏 《醉蓬莱·看梅腮妆腊》18、英隽玺诏促徵还 宋 徐明仲 《水调歌头·迟日笼晴昼》19、吾君感悟玺书下 唐 白居易 《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20、当涂佩国玺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21、剑玺苔文积 唐 舒元舆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22、国玺几危皇后身 唐 韩偓 《八月六日作四首》23、青象不将传国玺 元 王冕 《即事 其一》24、玺绶何累缞 魏晋 曹植 《圣皇篇》25、仰齿金玺 魏晋 曹植 《责躬》26、一日玺书行海寓 宋 陆游 《护国天王院故神霄玉清万寿宫也废圮略尽而规》27、砚传百岁玺阙角 宋 陆游 《杂兴》28、玺剑先传 南北朝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 二》29、赤凤来衔玺 南北朝 庾信 《道士步虚词 六》30、万里南来送玺书 元 杨维桢 《送谢太守》31、玺书增宠果徵黄 宋 陈棣 《送郑舜举赴阙》32、东州拜玺书 宋 陈造 《和陶渊明二十首》33、奉玺相真曾浴日 宋 刘克庄 《耄志十首》34、小瓢如玺犹慵佩 宋 刘克庄 《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35、朝扶皇帝玺 宋 王迈 《读庆元党人家乘蜀》36、有玺节金 隋 佚名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37、炎灵遗剑玺 南北朝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38、稳玺尤话 宋 张耒 《春日杂书八首》39、坐看诏玺天边来 宋 周麟之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40、奉玺前拜天子妇 元 杨维桢 《三使相》。

6.和姣有关的诗词

雪毫州 曾巩 欲下苍凉日,全低黯霮天。

飘飖投夜急,琐碎得风儇。 秽壤弥缝遍,枯荄点缀妍。

繁英飞面旋,艳舞起翩跹。 已压穿林竹,还冰落涧泉。

抵?t轻自肆,乘隙巧争先。 壅隔书邮断,侵凌客履穿。

恐倾贫巷屋,觉重溯溪船。 ??有颜空姣,洵无质可镌。

包藏兼海岳,蒙蔽匝坤乾。 枚叟招何晚,袁安卧正坚。

会须逢见?,万里豁晴川。 《感遇诗三十八首》 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鴂鸣悲耳。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口疑口疑。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知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

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 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

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

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

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灌园何其鄙,皎皎於陵中。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

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

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

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孤鳞安得宁。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A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

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宋拗缫梗鹣聪嗑?? 拳跼竞万仞,崩危走九冥。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可怜瑶台树,灼。

7.有关玉的诗词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良人玉勒乘骢马,待女金盘脍鲤鱼”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8.求 词语或诗句中带有“玺”的成语

血玺金刀 乘舆六玺 焚符破玺 皇帝宝玺若从秦始皇“乘舆六玺”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历朝因之,宝玺数目多少不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各朝代的皇帝宝玺存世者已经寥寥无几,唯其明清两朝的帝玺有较多的遗存,特别是清代皇帝宝玺较完整地保存下来,除少数因战乱散失民间和海外,绝大部分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些宝玺都是皇帝的御用之物,制作时多由皇帝下旨,由内府各作御用工匠完成,一般要经过选料、雕钮、选择印文、书篆、呈皇帝御览、修改、刻制、磨光、进呈等程序,要求严格,做工精细,极具皇家雍容华贵之特色。其质地包括玉(白玉、青玉、碧玉、翡翠等)、石(包括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木(包括檀楠木、竹根等)、骨(包括象牙、驼骨等)、金属(包括金、银、铜等)等,几乎囊括了能够制作印章的所有材料。

其种类繁多,包括代表封建国家和皇权,发布皇帝谕旨所用的“国宝”;在帝后御笔书画或宫中收藏经过皇帝御览欣赏过的前人书画作品或内府收藏的古今善本图籍上钤盖的“鉴藏玺”,最能反映帝后思想情趣、内心感受的“闲章”以及“宫殿玺”等。 紫禁城不仅是帝后的起居之所、朝政重地,同时还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典藏的宝库。

尤其是其中所藏的中国历代书画作品和图书,堪称首屈一指。皇帝们在研习鉴赏之余,常常要在这些作品上钤盖收藏印记,累朝叠加,有的竟多达几十方,成为宫藏书画图书的一大特点。

与之相对应,皇帝宝玺中便出现大量的鉴藏玺。 清代皇帝的鉴藏玺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宫中某些殿宇,多存放有古代图书或字画,凡这些殿宇的收藏,都要钤盖该殿宇的鉴藏玺。

如“乾清宫鉴藏玺”、“养心殿鉴藏玺”、“乐寿堂鉴藏玺”、“御书房鉴藏玺”、“无逸斋精鉴玺”及“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等,同时还要钤盖皇帝的“御赏”“御览”玺;一种是清代皇帝对古代艺术品的整理都十分重视,曾钦定、编纂、刊刻了大量有关古代艺术品的著录书目。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等。

经著录的作品,如善本书籍、书画碑拓,也都在其上钤盖相应的印玺,如“石渠宝笈”、“宝笈重编”、“石渠宝笈所藏”、“秘殿珠林”、“珠林继鉴”等,作为著录的标志;另一种是清朝皇帝撷取内府藏书的精华部分,别贮一地,成为大型丛书,冠以总名。凡收入的书籍,则钤用以丛书名称为印文的印玺。

如“天禄琳琅”、“天禄继鉴”、“摛藻堂全书粹要宝”、“味腴书室全书粹要宝”等;再有一种就是皇帝自己的御笔书画,往往钤盖“御笔”“宸翰”类玺,并根据御书内容选择与之相配的其他它小玺。像这样的鉴藏玺几乎清代每位皇帝继位后都有制作。

乾隆是制作鉴藏玺最多的皇帝,其一生共刻治玺印1800余方,钤用于古今书画之上的也有千方之多,是在书画作品和图书上留存印迹最多的皇帝。通过这些鉴藏玺,可以使我们了解清宫收藏尤其是书画作品的著录、流传情况。

刻宫殿、楼阁、馆院等室名于印上,是为室名印,相传始于唐代宰相李泌的“端居室”玉印。后来士人纷纷仿效,到宋代时这一风气已相当普遍。

清代诸帝之宫殿玺即为这类印章的遗续,是清代帝后宝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皇帝的殿名玺与有清一代的土木之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

顺治朝处于满族入关伊始,其注意力集中于调整民族关系,巩固满族政权方面,很少大规模的土木建设,故而殿名玺显得凤毛麟角,至今所见者只有“体元斋玺”一种;而康熙帝在满汉民族的融合,发展文化方面成效卓著,故而他仅有的几种殿名玺中的宫殿多与其文化活动息息相关。如“渊鉴斋”则有以之命名的《渊鉴斋古文》《渊鉴类函》《渊鉴斋法帖》《渊鉴斋摹古宝类》等书籍。

“佩文斋”则有以之命名的《佩文韵府》《佩文斋书画谱》《佩文斋咏物诗选》《佩文斋广群芳谱》等书籍。“懋勤殿”不但是储存御用文房用品之处,同时还以之命名了一部书帖即《懋勤殿法帖》。

这些都是康熙朝十分重要的文化成果;而雍正帝的殿名玺除皇宫内几处他经常活动场所之外,大部分都集中于圆明园,可知这一时期正是圆明园建设的重要时期;乾隆朝则是整个清代宫殿园林建设的高峰期,是时北京的建设大规模展开,京城内外的许多名胜古迹、园林景观,不是在这时始建,就是在这时扩充或修缮。与之相对应,包括大内及三海、三山、五园在内的主要景点及建筑的殿名玺都在乾隆的宝玺中出现了。

嘉庆以后,国力日衰,土木兴建也越来越少,故而皇帝的宫殿玺也呈现出这样一种减少的趋势。 宫殿玺同样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有关宫殿建筑的诸多信息。

其一,表现建筑之功用。如“味腴书室全书荟要宝”、“摛藻堂全书荟要宝”等,味腴书室和摛藻堂是专门贮存《四库全书荟要》的地方,故有是玺之制。

其二,表明帝后在宫殿中的活动。如“渊鉴挥毫”形象地展现出康熙帝在渊鉴斋泼墨染翰的场景。

其三,宫殿玺中有一类组合玺,一般三方一组,三玺的质地、钮制相同,其中一方为宫殿玺,另两方则为诗句成语玺,用以说明殿名玺中殿名的含义及来历,从中不难得知其宫殿取名的初衷。 总之,故宫所藏皇帝宝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